多措并举保障高校毕业生就业我们怎么做?
发布时间:2023-05-27 09:09:19 来源:互联网

多措并举保障高校毕业生就业我们怎么做?


【资料图】

多措并举保障高校毕业生就业我们是怎么做的呢?2023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如何研判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多措并举保障高校毕业生就业,欢迎大家分享收藏!

多措并举保障高校毕业生就业

当前正值高校毕业生就业“百日冲刺”期,昨天(5月24日),教育部组织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委员会召开第二次主任委员联席会议,部署推进各项促就业政策加快落实。

教育部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各高校要组织开展“就业宣传月”活动,推动政策进校园、进就业指导课、进招聘活动,指导毕业生用好基层就业、自主创业、应征入伍、指导帮扶等政策。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委员会要发挥紧密联系行业企业的优势,宣传解读国家和地方出台的社保补贴、吸纳就业补贴、职业培训补贴等援企稳岗扩就业政策,组织分行业就业指导委员会专家进企业、进校园、进高校、进社区,发挥就业政策红利作用,激励企业吸纳更多高校毕业生。要着力挖掘岗位资源,建设好分行业就业市场;加强就业指导研究和服务,推动高校提升就业育人实效。目前,就业指导委员会专家组正在研制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帮助高校开展就业工作“把脉问诊”,提升就业工作水平。

共青团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帮扶

记者从近日召开的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推进会上获悉,共青团中央将深化实施“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就业行动”,抓好2023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帮扶,尤其是精准帮扶一般院校低收入家庭学生就业。截至5月22日,共募集到包括青联委员、青企协会员在内的5.2万家企业提供的89.7万个岗位,3.6万名团干部与2023届一般院校低收入家庭学生和2022届离校未就业学生“一对一”结对,已成功帮助其中3.5万名学生找到工作。

2023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

据某公司发布《2023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调研时间:3月中旬至4月中旬),今年2023届毕业生选择单位就业比例从去年的50.4%上升到57.6%,慢就业比例也从去年的15.9%上升到18.9%。与此同时,选择自由职业的比例从去年的18.6%下降到13.2%,选择国内继续学习的比例从去年的9.3%下降到4.9%。

报告指出,相较个人因素,环境因素是影响毕业生就业去向的主要原因,且影响程度仍在加大。2023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1158万,比去年增加82万人。但据报道,2023年研究生招生规模预计为120万,比去年的124万并没有增加。因此,能在国内继续学习的毕业生比例下降。加之,疫情放开后,学生求职更加顺畅,所以选择单位就业的比例较去年升高。

分学历看,在选择单位就业的比例方面,硕博、双一流院校毕业生分别为76.5%、67.8%,较总体分别高出18.9个、10.2个百分点。

报告指出,高学历及双一流院校毕业生对经济形势更敏感,在毕业生人数连年增加、国内外经济进入新时期的背景下,更能体会就业竞争的激烈,对继续深造、自由职业的偏好下降,反而更珍惜当下的就业机会,所以单位就业比例上升明显。

针对找工作的毕业生,从偏好企业类型看,国企仍是毕业生首选,占比46.7%,较去年上升2.3个百分点,且连续三年呈上升态势。选择民营企业的占比为12.6%,较去年下降4.8个百分点,连续三年呈下降态势。经济恢复期,高校毕业生对经济形势的感知越来越明显,求稳心态有增无减,择业意向的集中度有明显趋同,国企仍为首选。

高校毕业找工作难在哪里?

首先,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是毕业生数量过多。近年来,大学招生规模逐年扩大,导致毕业生的数量越来越多,而就业机会却没有相应增长。据统计,2019年中国高校毕业生超过800万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的毕业生达到了400万人,这意味着每年有数百万的大学毕业生需要进入职场寻找工作。然而,市场上并没有那么多的就业岗位与之匹配。因此,竞争便变得异常激烈,使得大学生找工作纷争激烈。

其次,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二是专业需求不对称。虽然大学提供了各种各样的专业和课程,但实际上,只有少数专业对用人单位有实际作用。比如,医学、法律和金融等专业可谓是“抢手货”,而其他一些专业则很难找到相应的工作。以此为例,计算机科学、数据分析等IT类的职业一度非常热门,大学生毕业后能够很容易地找到相关工作。但是,随着技术的变革和发展,这些职业也变得更加专业化,要求更高的技能和经验。因此,如果你的专业并不是那么抢手,招聘过程会变得更加困难。

第三,大学生就业难原因之三是自我认知不足。许多大学生在找工作时往往缺乏明确的目标和计划,也没有足够的了解自己和市场。许多潜在的雇主可能对大学生缺乏实际经验而感到担忧,而大学生也往往低估自己的价值和潜力。因此,许多大学生需要更好地理解自己和市场,并制定行之有效的求职策略。

以上是大学生就业难的三个主要原因。当然,现实中情况比较复杂,还有许多其他的原因如经济不景气、政策不稳定等等。然而,下面提供一些方法,以帮助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中更好地竞争。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