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江南的婉约,遇见江北的从容
发布时间:2023-06-18 11:53:47 来源:南京江北新区

文化,是城市魅力的集中展现,是地域历史的厚重承载。


(资料图)

在江北新区,各种时代、各式人生于此交织。南来北往,古去今来,江北这块土地,以其独有的包容,孕育出多样的文化和丰富内涵。

这里既有红色文化的赤胆忠心,有工业文化的磅礴大气,有长江文化的波澜壮阔,也有非遗文化的历久弥新。

张永祎,一位生活在江北的江南文化专家,资深的影视文艺评论家和文化研究者。通过聆听他的故事,让大江两岸有了不同以往的联结,也使我们感受到其独具匠心的审美。

张永祎在其评论文集《与我有约》中谈及“窗”这一物件,首先想到的是由中国电影第三代导演谢铁骊所执导的经典影片《早春二月》。“早些年看影片《早春二月》印象比较深,片头是从船上一个窗子拉开的。随着船的移动,江南古镇的沿岸风光一一尽收眼底。也许正是由于这种潜在意识的影响吧,我不知不觉地关注起窗子来了。”

张永祎家住桥北,顶楼。阳台上,圆桌木椅,窗明几净。书房中,架格有序,书盈四壁。透过窗户,高处向下,视野开阔。由窗形成的纵深空间,成为陪伴张永祎执笔落墨的伴侣,也是他遥望寄情的通道,更是承载了不少动情的片刻须臾。

张永祎在窗台前校稿

“我很早就从新街口搬到了江北,在这里扎根,虽说经历了沧桑巨变,但这里始终如心中所想,独具一格,不失风雅。”张永祎说。

张永祎搬来江北已有十余年,伏案窗前,白天日光倾泻,夜晚凉风入室,读书写作,不乏雅致闲情。也正是在此,那些思绪能落纸成句,在时光小道上轻盈翩跹。

张永祎是盐城滨海人,滨海是人生的起点,考上大学后,便离开了家乡。在旁人看来,家乡在苏北的张永祎却成为江南文化学者,甚是反差。但细一剖析会发现,他对江南文化的热衷,发端仍然是那一抹挥之不去的乡情。

亦如其言,江南是水做的,江南文化的本质是水乡文化,而他的家乡盐城滨海水资源丰富,那里的河自觉地流在心中。张永祎已经记不清,水乡的意境何时开始驻足于心,融入血脉。读大学时,因电影《早春二月》与《小城之春》的激发,他一发不可收拾,醉心于江南文化研究。本质上,还是对美好时光的回忆,对家乡的眷念,因为那是伴随一生的羁绊。

“乡愁就是这些深入骨髓的韵味,或者是那种叫人至死不渝的情怀,它们一直盘桓在我们心里。”张永祎说。

如今,江北成为张永祎人生的一扇窗,从窗外吹来的,是脉脉的乡情。周遭的变化,让他时不时地重回记忆中的情景,在内心泛起情感的涟漪。

《跟着书本去旅行》南京印象篇

两年前,应中央电视台之邀,张永祎作为特约嘉宾录制了《跟着书本去旅行》南京印象篇——《背影》。虽然家在附近,也时常漫步于浦口火车站前,但以朱自清的散文名篇《背影》为题,再次踱步于此,回忆不免如涓涓细流,淌入心间。

步入浦口火车站的月台,张永祎会想起从老家盐城滨海动身来宁上学时的情景,那是“让生命回味这一刻”的深情写照。

“父亲骑着自行车,迎着风送我去车站,我忘不掉他戴着的白色纱线手套,和他在车站迟迟不肯离去的背影。”张永祎说,“父亲的背影并非朱自清独有,只是我们一来年轻时涉世未深,尚未具备心思体会理解,二来人至中年,纷乱如麻的生活琐碎已让人无暇自顾,也不会停步回望。其实只需用心,便知背影深重,父爱如山。”

行走在浦口火车站的候车大厅前

站在时光的远处思索往日,亦如浦口火车伫立在斑驳的历史中记载星移斗转的世事变迁。至于浦口火车站身后的万里长江,则给予了他无尽的遐想与迷恋,在滔滔江水的荡涤下,张永祎带着缕缕深情走入这片富饶的土地。

张永祎喜欢沿着滨江大道慢步,偶然抬头,月明星疏,长江大桥近在眼前,车流灿如星河。也正是此情此景,让张永祎在江北这一片天地中寻得宁谧澄净和繁华热闹的平衡。他更加敏锐地触及着江南、江北之间的异同、融通、呼应。

远方的诗意伴着长江滚滚而来

“住在江北,书写江南,并不矛盾。”

早前《东方潮》杂志邀请张永祎撰写《江南名镇》的专栏,张永祎便以50篇江南名镇为内容,直抒胸臆。文字恬淡闲适,故事柔情似水。张永祎说,“我不只是书写江南古镇,更是在其中探寻安详、富庶和幸福的真谛,而这离不开水的滋养,江北亦然。如今在扬子江畔,大江之水,孕育着希望和憧憬。”

生活在江北,工作在江南,张永祎每天乘公共交通上下班,要么穿行在长江大桥的车水马龙,要么奔波在柳洲东路的人潮汹涌,热闹与肃穆,喧嚣与宁静,心中的那个世界与眼前的这方故土,在语言概括不到的距离上,产生很多美妙的交织。

他写周庄,说周庄那种内在的文化几乎渗透在现实情景的每一个角落,这可以说是活生生的生活,也可以说是人化了的自然。

他谈江北,所谓的江南江北,并非以地理为绝对划分,更多的是文化和风情。透过自家窗户,于江北遥望,不免感到江风迎面,碧波荡漾,诗情浸漫,在浦口火车站,在浦口码头,在大马路,在滨江公园,在长江大桥,如此醉人心弦。

许多记忆贯穿在平凡的瞬间,却被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一支善于描摹的妙笔所捕捉。张永祎文章中那些动人的细节源自生活,又高于生活,是张永祎对江南文化,也是对自己在江北生活感悟的动情凝眸。

散文家王太生曾写道:“江北人,性情有南方人的婉约,北方人的豪爽,就像一块敦实与弹性兼具的跳板,在船与岸之间连接;两滴浓淡相宜的墨,浸濡在一起。”

在张永祎身上,这一点体现得尤为明显。当然,这是基于张永祎对这块土地的感知和审视。张永祎喜欢跟邻里老友下棋、打乒乓球,热衷于社区的大事小事……如果不翻阅张永祎履历,或许很难相信,眼下这个和蔼可亲的人,其实还是位省级机关干部。

自家小区附近,小道蜿蜒,绿树成荫,张永祎习惯绕着小区散步,遇到熟人便寒暄两句。如果临近饭点,干脆就在门口土菜馆自行对付。一来二去,便与饭店老板相熟。张永祎常邀三两好友于此,点臭鳜鱼、蛋黄锅巴、蒜蓉虾,然后谈论文学、电影和趣事。

谈及电影,张永祎说家中书房窗户正对一面矮柜,柜中上下层叠,放置了影碟若干,虽说久未播放,灰尘满身,但抽出一张,便能记起大概情节。

想起某个镜头,某段音乐,某场蒙太奇,好似朝花夕拾,往日回溯。

经典电影《早春二月》海报

从事专业影视评论工作40余年的张永祎,阅片无数,著述丰硕,尤爱经典老片,并形成自我的审美意趣。《小城之春》《早春二月》《城南旧事》皆是心头所好,这些影片中所展现出的内外兼蓄的江南诗学意境让其流连忘返。

“江南人整天与水打交道,衣食住行都离不开水,音容笑貌、为人处世、思想感情都有一种水的属性在里面。经过长年流水文化的淘洗和冲刷,便将流水的灵性积淀在大脑的组织结构之中,江南文化的最终成果,也因此变成了江南的集体人格。”张永祎说。

张永祎在各大主流报刊杂志上所发表的文章

当然,水乡的婉约和柔情,并不是张永祎要透过影片所要表达的全部。

“电影《早春二月》中的小桥流水固然惹人情思,但艺术家的创作意识却能更多地聚焦在人物忧愁欢愉的巨波和微澜上。”超越镜头的能指,电影在张永祎的评论和解读下展现出了更多值得娓娓道来的所指和涵义。

费穆导演的《小城之春》,其外景取自松江城垣,古风盎然。张永祎在其《发现费穆》一文中深情写道:“他(费穆)在黑白世界里给我们酿造了一缕缕淡淡的哀愁,一片片相见恨晚的情思,尽管岁月冲刷画面已日渐褪色,斯人作古故事已愈益遥远,但《小城之春》依然能够让人屏息凝神,深深地印在人们的记忆中,这是因为费穆于历史的缺憾中生发出爱的永恒和江南的美丽,使人心驰神往,弥久恒馨。”

张永祎所著文章的笔记本

在感性中把握理性,在世俗中保持独立,透过文本洞察不一样的意情,既是身为评论家的洒脱,也是职责。

早在80年代第五代导演刚名声大噪之时,张永祎在《新华日报》发表《<红高粱>未酿出醇香的酒》,对影片进行了有理有据的批评,在当时一片叫好声中独树一帜,引起强烈反响。1990年4月,《人民日报》刊登了其文章《文学在理念化倾向中的失落》,重新强调实际生活作为文学本源的重要性,驳斥脱离现实的自我主义,最终无可避免地落入浮光掠影的肤浅中去,成为孤芳自赏的自说自话。

说起创作之始,张永祎想到1978年考入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当时的自己被青春热情所激励,对文艺满怀向往,跃跃欲试。

“一开始哪有一帆风顺,皆是处处受挫。”张永祎说,“屡投屡退,屡退屡投。转折点发生在我收到了《文史哲》编辑部的通知,信上说同意文章留用,并不惜笔墨连番鼓励。虽然几十年过去,至今也不知执笔的编辑究竟是谁,但这封信给予了我坚持下去的信心。”这封信,张永祎小心翼翼地保存在自己书房里。

“受到那封信的鼓舞,我一连写了几十年文章,不求别的,只愿能展现对世事的一片热情和渴望,能给读者留下哪怕一丝回味。”张永祎站在自家的窗户前向远方眺望,正如其年轻时在《遥望远方》一文中所写:

“对远方的渴望就是对理想的憧憬,对理想的憧憬就是对自己的砥砺,对自己的砥砺就是要从脚下起步。”

在江北的十多年,张永祎早已习惯并融入着这里的一切。这里的生活,让他一步一脚印从容前行,在这其中,张永祎寻到怡然与自足。在散文随笔《此情此景》中,张永祎写道:“只要你一开口,乡音未改,泥土芬芳,就能找到回家的路。”回得去,才能写得出,而这一切的承载都由如今身处江北的点滴漫开延展至儿时滨海的记忆。

俨然,这里已经成为其人生坐标轴中无可替代的一隅。

窗外,长江大桥依旧车水马龙,江水浩渺,绵延至远,浦口火车停在平静中定格永恒的背影。人生走过半载,张永祎从未停下脚步,文字也好,观念也罢,早已在自我开拓和生命积累中,形成独特的美学品味和生活意趣,透过物境、情境、意境,散发出缕缕芬芳。

张永祎,一级作家、文艺评论家,江南文化学者。曾受邀做客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文明之旅》栏目,讲授“梦里水乡江南镇”;在央视科教频道(CCTV10)《跟着书本去旅游》、“南京印象一一《背影》”中担任主讲嘉宾。著有《与我有约》、《水做的江南》和《此情此景》等。在《人民日报》、“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光明日报》、《中国国家地理》、《天津社会科学》、《江苏社会科学》等发表多篇学术论文。曾多次获得全国和全省影视评论大赛奖;系江苏省首届紫金文艺评论一等奖获得者。担任南京艺术学院、南通大学和江苏理工学院特聘客座教授。

图 | 林涛

文 | 顾杨乐

发布 | 郑好

审核 | 刘云涛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