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规划、精准施策 上海建平中学这样打造“智慧校园”
发布时间:2023-08-18 16:51:12 来源:金台资讯

人民网上海8月18日电 尊重每一个生命的个性差异,鼓励每一个学生差异化发展,与互联网时代社会发展方向一致。作为沪上名校,上海市建平中学清醒地意识到:教育的数字化发展,是实现教育多样性、公平性、个性化、高质量的重要技术支撑。

2018年,建平中学着力打造教育信息化应用标杆校,并携建平教育集团共同启动智慧校园建设。集团结合各学校实际情况,按照使命驱动任务、任务统筹建设、平台贯通系统与服务,系统实现智能和高效的建设理念进行实施方案的深化设计。

四项理念引领,构建“3+1+N”智慧校园


(相关资料图)

理念一为使命驱动任务。“育人为本”,是建平中学智慧校园建设的使命所在。学校提出,开展智慧校园的探索和建设工作,必须要紧密围绕人才培养环节,重点实施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和学校常青等三大核心工程。

理念二为任务统筹建设。基于任务需求,学校分阶段完成各类应用系统和核心技术平台的建设工作,包括部署由各类信息化系统组成的校园基础设施以满足学校自身持续发展需求,搭建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核心技术的开发服务平台。

理念三为平台贯通系统与服务。通过搭建统一、开放的智能服务平台,重点发挥承上启下作用,对下承接学校教学发展所需的各类基础设施和信息化系统,对上为各类学校用户提供资源、数据和智能技术等能力服务。

理念四为系统实现智能和高效。基于智慧校园中各类智能信息系统的阶段性建设和持续完善,实现对学校“教学考评管”等主要业务场景的逐步覆盖和常态化融合应用,进而实现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和学校管理的智能化和高效化。

四项理念统摄之下,学校提出以智能教育技术服务平台为核心,构建向下兼容各项基础设施,向上服务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学校常青的学校各项教育工作的“3+1+N”模型(既存若干模块化的基础运用+学校核心智能教育服务系统+学生学习体系、教师发展工程以及学校内涵工程)。

智慧校园“3+1+N”理论与实践模型

赋能教学转型:备课更智能、学习更便利、评价更系统

智慧校园改变了教学的方方面面,举个例子:

传统的备课方式有可能导致部分教师备课准备不够充分,备课过程不规范,耗费大量精力查找合适资源等问题。智慧校园背景下,学校部署了智能备课系统1.0版本,在提升教师备课操作便捷性和备课效率的同时,为学校提供满足个性化备课要求的管理配置,为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有力的管理抓手。

走进课堂,传统的教师讲课、提问模式大有改观:老师可基于智慧课堂信息技术平台开展多种形式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并且互动过程数据留存,便于课后教学反思,作为学生过程性评价与个性化教学依据。

学生日常的作业、周练、月测等过程性和结果性数据进行伴随式的采集形成校级学业大数据,通过对学校、年级、班级、学科、学生的多模块、动态行为数据分析形成发展性、常态化教学评价。

老师也能够借助系统,了解教学目标是否合理,教学方法、手段运用是否得当,教学的重点、难点是否实现完全覆盖,也可以掌握学生学习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从而调整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措施,提升教学水平和教学效能,针对性地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

5G+全息:智能“手拉手”,创新教育帮扶新形态

上海市建平中学作为建平教育集团牵头校,组建了集团专家教师团队和云南怒江州泸水市开展形式多样的长期教育帮扶工作。如何打破阻隔精准开展“1+1”对口帮扶是支教的痛点问题。

依托方略教育构建的数字化教学环境,建平中学面向云南怒州泸水一中高二班级学生开展了跨越时空的高二语文“1+N”同步课堂活动。跨越时空的两校师生在云端相会,远隔千山万水的学生们不仅能实时听到课程内容,还能积极参与问题回答等课堂互动环节,课堂气氛活跃。

泸水一中课堂现场迎来上海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朱芝松,浦东教育工作党委书记、教育局局长高国忠一行观摩,朱书记表示利用智能数字交互空间开展送教帮扶活动,实现两地教师智能“手拉手”,解决了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问题。高国忠局长也对此次送教帮扶活动的形式创新表示了肯定,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

建平中学帮扶泸水一中的同步课堂活动,推动了跨区域、跨校际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创新了教育结对新模式,构建东西部教育协同发展合作机制,丰富了“1+N”同步课堂在教育帮扶层面的价值与意义。在素养导向的新课程改革和教育数字化转型国家战略行动背景下,未来学校的组织架构和管理方式也将随着改变,教育精准帮扶也将搭上5G快车道,我们希望依托数字化的场景打造,构建“1+N”教育教学联合共同体,不断深化沪滇教育多个领域合作,深化“组团式”帮扶内涵,创新教育帮扶新形态,实现教育扶智行动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

部署人工智能实验室、打造“智慧体育”系统……建平中学还在探索教育信息化的更多可能。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学校希望在上海教育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勇立潮头、再创佳绩,打造一个令学生感到温暖、充满快乐、不断自主发展的校园,一个使教师感受价值、充满幸福、不断成长的校园。

标签: